楊蕙如與楊惠敏心中的國旗

正當中華棒球隊在北京的五棵松球場展開賽前練習之際,台北這廂媒體的焦點還圍繞著楊蕙如這個名字打轉兒,真不知道這則新聞的反復報導,到底是為台灣加油還是為兩岸關係添亂。

楊蕙如這個人有多大來歷,怎麼會一夕之間又成了媒體寵兒?甚至還躋身反對黨年輕世代的先鋒?到底是她善於利用媒體來為自己敷粉?還是別有用心的政客利用了她?

多神乎呀!一個靠鑽營銀行信用卡產品政策漏洞成名的毛孩子,媒體和社會竟然給她“卡神”的封號,這鼓勵了多少人把楊蕙如及其行爲當成典範,來學習投機取巧和旁門左道,只要能鑽出任何法律規範的漏洞,就可以罔顧道德和社會責任,來為自己的行爲偏差辯解和脫罪。楊蕙如現象,其實是台灣近年紊亂的價值體系中公民教育的失敗,與伴隨社會異化而來的媒體異化現象所共同作用的結果。

影響年輕世代價值觀至巨的,是這二十年來的社會變遷和政治運動,政治人物早就抛卻了當初的政治理想,在競相爭逐政治利益的過程中異化爲嗜血無情的政治動物,而政黨之間無止境的惡質鬥爭,又受到媒體收視率和商業利益挂帥的雙重催化,漸漸地薄弱了人們心中對“選賢與能”這個民主社會最核心的價值理念的嚮往,同時也給更多的“劣幣”以驅逐“良幣”的機會。

看著政客們動不動就搬演假民主之名而行爭權奪利之實的鬧劇,年輕人自然有樣學樣,只要是對自己有利的,就算不擇手段也要力爭到底,僥幸“成功”就被賦予名過其實的光環而不可一世,不幸“失敗”也毫不知檢討悔過,反以遭到政治迫害之類的說法來模糊焦點突顯悲情。

於是當愈來愈多這樣的投機份子走進公共領域,被賦予權力或任務,或投靠到政治團體參與公共事務的操作時,怎能保證他不用不當手段奪取政治資源,我們怎能期待他會行不由徑、光明磊落地來為公義獻身?

楊蕙如這個名字,令我想起六十年前冒險到四行倉庫獻旗的楊惠敏,把這兩個相似的名字相提並論,正好形成一個強烈反差,同樣都想為自己國家的勇士們鼓舞士氣,所不同的是,六十年前的那位女童軍,發揚的是智仁勇的精神,冒的是九死一生的危險,為的是替死守在四行倉庫裏的八百壯士獻一面國旗;而今天這位小妮子卻在行前召開記者會,宣告她的“壯行”可能使她一去不復返,被中國遣返時身上穿著的是一件名牌夾克,胸前大大地寫著FCUK。看到這一幕只能嘆一聲“難矣哉!”她們的存心都在哪兒使勁兒?搖旗不呐喊和呐喊不搖旗,誰更該被尊敬?答案自在人心吧!

愛到最高點,心中有國旗,任何人的愛國熱忱都不該被懷疑,楊蕙如的亦然,只是一個國家和人民的尊嚴,真的不是靠暴虎馮河和胡攪蠻纏就能贏取。年輕的楊蕙如們,靠一句愛台灣去衝撞體制的時代已經過去,不論你要為哪個政府哪個黨效力,請先從格致誠正和修身做起!


2008/08/11 05:5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