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酉紀事






2005/11/05

旅行,換一身疲憊回來,然後大病一場,這是生理時鐘失序。

旅行,掀起心潮澎湃,時或超拔向前,時或沉思冥想,這是心的起飛和降落。

旅行,讓生活倒倒時差,讓心靈充充電。
---------------------------------

2005/09/30

永是時間的盡頭

遠是空間的極限

剎那站在時空的切換處

永恒丈量著你的靈魂
----------------------------------

2005/09/28

身向高高山頂立
心朝深深海底行
靈契太和會太初

真以真如本心顯真理之純粹
善則身體力行赴信仰之實踐
美期救贖身心達心靈之淨化

愛因恒久忍耐而永不止息
慈願推己及人覺無緣大慈
悲憫忠恕之道悟同體大悲

愛慈悲
真善美
身心靈

本來三位同一體
橫看成嶺側成峰
---------------------------------

2005/09/27

觀念,是相對的,而且隨事理的發展,恆在變化中。

一個明白事理的人,在面對事情的時候,總是有足夠的智慧把自己置身事外。

這倒不是一種事不關己的自私態度,也不是那種無所作爲的消極態度。而是既然明白事理的相對性和變動性,在處事時就不會執著於自己的某些觀念,而使自己為事所牽。
------------------------------------

2005/09/24

有所思有所念
發而為詩
有所感有所悟
潛心養道

太初有道
天地渾成
天心常有
以探萬物之幽微
道心常無
以覺天地之奧秘

道心昏昏
天心默默
以無有之奧秘
入無間之幽微
自常有之天心
覺常無之道心

如是往復
無跡無轍
是謂之玄
是謂之妙
--------------------------------

2005/09/22

秋的第一場雨無聲地落下
向我的心
索取一張 當年的風景
問我要一顆 當初的心
當年的風景
早已端端地刻在心版上
當初的心依舊
無聲地
淌著秋的雨
----------------------------------

2005/09/21

「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此蘇東坡傳誦千古的問月之句,至今人們仍慣於用這陰晴圓缺的宇宙規律來叩問人間的悲歡離合,這叩問沒有答案,只有一句蘇子在月下永恆的祈願:「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對聚散,不應有恨。

若問情之所衷,縱是嘆盡明月夜,應道今生無悔。
------------------------------------

2005/09/06

這天南海北的日子真是一種煎熬。也想盡量讓自己的内心平靜,然而誰的心經得起這樣長年累月反復的翻攪?一個人的時候,凡事得獨立,包括想依賴的事;兩個人的時候,凡事得遷就,包括想自主的事。這真是難題。

已不見當初的心,只見著當初的無心。

委屈像一個黑洞,無法填補,只能繼續忽視。

看看要用斷臂法還是鋸箭法,縱使已知道,兩者一樣荒謬,一樣絕對錯誤。
-------------------------------------

2005/09/02

想起從前,我問自己:
是我變了?還是我忘了這變遷?

想像未來,我審視自己:
容顔老了,身體衰了,記憶串起,隨之散落。

始終不變的,唯這變遷。
無常即常,常即無常。
-------------------------------------

2005/08/15

或許每個人活到一定的年紀,就自然而然地學會了不再跟自己斤斤計較。

知命的意思大概就是想通了:反正人生就那麽回事兒。活著,還是傻點兒好,想再多,也不能回到年少,也不能長生不老,還是把握當下,盡量讓自己快樂一點,簡單一點。

把自己放空,就自在了;自在的時候就忘機了,忘機的時候就諸事吉祥了。
-----------------------------------------

2005/08/05
雖然我們手中僅存的時光正在逐日消逝,然而年歲大了,我們對時間和空間的理解維度也相對越來越大了。物理的時空,是可以轉化爲我們的心理時空而存在的。

且珍惜過去,莫躊躇未來,我的朋友!下山時,只消帶著山頂上的視野和胸襟作羅盤。
------------------------------------------

2005/07/30

三十年的困頓
堆疊成你今夜的文字
那收藏在匣子裏
已死了千萬日的
昨日

轉了又轉……再轉
順逆的迴旋
千迴百轉
可轉得動無常不變的法輪
可轉得動他眼瞳裏
最冷峻的注視

但你聽見我嗎
知音如我
回以空谷裏最寂靜的
跫音……

靈魂沉睡的榻上
還長眠著一粒種子
等待你自性如菩提的
甦醒
------------------------------

2005/07/29

那麽 什麽才是真相

如果看到的
不是花 聽到的
不是心弦的樂音
感受到的 不是愛和美

真相 將是什麽呢

這時花兒對我微笑了

她說
叩問真相
不如領受恩典
--------------------------------

2005/07/28

其實放不下、捨不得的並不是現象的本身,而是這個“我”對現象的“執著”。

親見這個“我”,需要勇氣,見我以後要怎樣面對無我的不堪?怎樣忘我的自我開刀、自我針砭、自我批評、自我解嘲、自我承擔、自我寬恕、自我釋放......

然後,還有更重要的:時時含笑,以待方來。

這些是破“我執”的功課。
---------------------------------

2005/07/25

詩人、藝術家、和瘋子
同住在一個
尋找知音的國度

哲學家的眼睛則比較冷
他們總喜歡
下一個理性的註腳
為世界
也為微塵
-----------------------------------

2005/07/24

並非艱難歲月來臨
而是美好時代已去
-----------------------------------

2005/07/22

存在嗎 我說的是

如我從未來得及看清的
流星

怔忡在一刹那前
錯身

只在眼角留下
十六分之一秒
想象的美麗

追趕失落又重砌的夢想

在黑暗隧道裏
不斷熬煮記憶

千萬光年前的一束
也曾那般鮮活
如我的今生

而下一秒 你將和他一樣
審視我

在同一列
追趕不回的列車上
奔馳
-------------------------------------

2005/07/12

我可以不書寫,但不能不閲讀,閲讀是心靈的呼吸,停止呼吸,心靈就瀕臨死亡。

閲讀,不止於書本,即使是一片空白也有其意義和力量。空、和涅槃,就算極目所至也未必能見,但在心靈寧靜的片刻,它可能經由過去的閲讀和辨識經驗,在我心裏呈現為一個符號或圖像,供我反復閲讀、刷新。這結果,看似我的專利,是我偶然間獨有的經驗,但它也是過去所有時空裏的人、事相互堆疊、積澱的必然。

面對這種偶然和必然之間的非綫性關係,我當心存敬畏、孜孜不倦、繼續閲讀。

我生活在現實的空間裏,順著時間的河流學習游泳、潛水、造船、起錨、揚帆、漂泊、觀星、登臨彼岸,以探索心靈和宇宙的瀚海,其間,閲讀遂成爲一種自然而然的信仰。

****讀阿爾維托.曼古埃爾(Alberto Manguel)的《閲讀地圖》(A History of Reading)有感
---------------------------------------

2005/07/10

替W刻好了兩方印。以細朱文刻“自然而然”,此方很有點兒趙之謙的味道了;另一方是為他的新居“促膝齋”刻的,這個名字是一位作家幫他起的,好像是莊因。想像大夥兒在促膝齋促膝談心,是多麽風雅之事。此印長方形佈局,看起來有幾分鄧散木的意思,字體上也作了象形引申,這種靈感來自印文本身的創作,於我越來越得心應手。
-------------------------------------

2005/07/09

問恆
恆如.....

雷風相交
剛柔皆應
天地不已
日月久照
四時變化
終則又始

觀其所恆,得見天地萬物之情。
----------------------------------------

2005/07/06

頓悟,時常是以全新的視角,契入一些我們自以爲已經了解了一輩子的事情上。
------------------------------------

2005/07/01

我於是離開
選擇一條無人的
寂寞之路

爲的是
它離心最近

爲的是
它指引真實
-------------------------------------

2005/06/27

網路世界無孔不入,整個世界好像被一張綿密的網膜給緊緊地縛住,不久的將來,我們就會變得動彈不得。原本是想讓人際關係更密切的網路,最後反而會使人更加地虛假、自閉、疏離、空洞、不知何去何從。在虛擬的世界裏活著,必須先讓真實的世界死去。你的選擇是什麽?
-------------------------------------

2005/06/24

溪聲細語自喃喃
妙境當前俯仰間
大塊文章多奧義
息得心時處處閒
彈指聲中千偈了
拈花笑處一言無

什麽時候真有這樣的心境,也就不用在這兒喃喃自語了。
-------------------------------------

2005/06/23

清醒,往往醉後。
走過,方見足跡。
萬法,唯心是造。
千江,性月恆明。

靜靜讀你寄來的那封無字天書
言外的書寫果然有其分量
傾聼你......一如從前
於你的寂靜之中
領略





留白
--------------------------------------

2005/06/17

距離也是道場,當習慣了這樣的距離,就好好兒用它來修行。
--------------------------------------

2005/06/13

香烤時蔬、蒜味石斑、adriatico-style mussels,這是今晚的主菜。我是主廚兼女主人。爲了避免讓大家以爲自己進了義大利餐廳,我特別又準備了中式麻醬涼麵、滷牛肉、豆干和蓮藕排骨湯,就這樣中西合璧的大餐,讓我從一早採買到晚餐之間忙碌不斷。

大家在斛光交錯、擧箸傳觴之間,把我的菜全部掃光,算是對我辛苦一天的最大回響與報答。

明天這一群朋友又要各奔東西。我們習慣用吃喝來註記一場離別、註記一段友情。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斛濁酒盡餘歡,今宵別夢寒”,這是現在的心情;“聚雖好,別雖悲,世事堪玩味,來日後會相與期,去去莫遲疑”,那是更上層樓的境界。

也許還要再老一點吧,我們才會有那種不期約的率真,不迎送的坦夷。
---------------------------------------

2005/06/09

二十六周年,該慶什麽?還未圓滿,又要分離。兒子明天去大陸,開始他的獨立生活。

對我而言,家是什麽?

她只是我一個人自顧自建構的圖像,或許也只是一個兒時的、難圓的夢。

我依舊隨時可以想起她,卻只能在心裏回去。
-------------------------------------

2005/06/06

身體
力行著日常的勞動


安在簡單素樸的生活裏

如此這般
鍛煉靈魂
----------------------------------------

2005/06/06

菩提心結緣
平常心問道

記得每天要refresh自己。
----------------------------------------

2005/06/05

捨與不捨,人生都要繼續。

能真正看見所失去的,就如同重新獲得;能真正明心見性,就如同回到年少。

當再度回到原點的時候,就更加確定這個你一直作爲坐標中心的地方,曾是起點,也將是終點。
----------------------------------------

2005/06/03

人生幸福,容或有,只是都是短暫的;

只有痛苦,它像是永恒的。

好在我到目前爲止還願意相信:

無論幸福或痛苦,只要經歷它們,都會開出快樂的花。
-----------------------------------------

2005/06/01

誰的心裏能沒有一條河
一條臍帶似的河
一條生命之河
多半
他是飲著河水長大的孩子
有一天離開家鄉
去到遠方
她遂流成一條繩綫
緊緊地繫著他的思念

但我們是倉促的一代
不定之中漂泊的一代
還來不及繫念一條河的年紀
就已經不見她的蹤影
也聼不見她
母親般的絮語潺潺
兒時玩水的溪流
不兩年河床上種滿了瓜果葉菜
再不兩年推土機進出
再不兩年
聳立一座新社區

於是只能在心裏憑弔
一處打水漂的地方
一塊河床上的碩石
清淺的河水
一如我中年的淚
乾涸
--------------------------------

2005/05/31

敕勒川
陰山下
天似窮廬
籠蓋四野
天蒼蒼
野茫茫
風吹草低見牛羊

已忘記這是誰的詩,但是詩裏的風景,卻在一部連續劇裏看見。

靜靜的艾敏河,真美!

好想俊華.....
--------------------------------

2005/05/30

住在一座憂鬱的島
卻不幸清醒著
因爲清醒
我們
遂成了島上
最最憂鬱的一群
------------------------------------

2005/05/26

很多話,不是不想說,而是不能說。

往往,那些被我們所刻意隱去的部分,才是生命的真相。

心中了然於此,那就教一切停格在不言之中,聼鳥鳴珠箔,看群花自落,讓來者自來,去者自去,直到......

涼靜風恬,天清月朗。
-------------------------------------

2005/05/25

No one remains quite what he was when he recognizes himself.

這是 Thomas Mann 的話。

認清自己,走過自己。

這是我今天想對你說的話。
-----------------------------------------

2005/05/23

對於消滅惡,人是無能爲力的。真的,這個世上不公不義的惡事太多,多到有時甚至令人懷疑到底有沒有上帝?舉頭三尺到底有沒有神明?還是他們都睡着了?

現在反而比較理解杜斯妥也夫斯基的論點:惡的存在才能證明上帝的存在。至少它說明惡是和上帝並存的。若天下皆知善之為善,還需要上帝做什麽?或者說人也不需要創造出一個至高無上的神來使人有所敬畏了。那樣的世界也挺沒意思的。

覺得說什麽都很多餘,但這和前一陣子的冷漠又有不同,好像比較心平氣和了。

世間的事都在永無止境的變化中,誰也不知道最後會怎樣?那也許,先別忙著抱怨和不平;也許是,我們還沒學會更進一步的忍耐和等待、更進一步的反省和感恩。因爲耶穌說:我的恩典夠你用的。如果相信,自然會謙卑許多、平和許多。
---------------------------------------

2005/05/18

宗教、藝術、清談、冥想....任何能淨化心靈、救贖靈魂的事物,都只是一座橋、一只船,將我們過渡向彼岸,去發現那無缺無餘、無待無恃的自性。

當站在橋上,眺向彼岸,那兒總是有更完美、更圓滿的存在,在我們恒久的祈禱和仰望裏。

如來所說之法,是橋、是船,一旦過了河,用它作甚?法尚應捨,何況非法!
----------------------------------------

2005/05/14

人的全面性覺悟談何容易?覺悟了大概也就不用繼續受苦了。
----------------------------------------

2005/05/13

憂鬱症正在社會流行成爲像SARS一樣的傳染病。

抗憂鬱劑如果有效,就不會擋不住憂鬱病毒不斷地從四面八方侵入人心。

身體機能失序後,先是在身體上產生各種症狀,醫學只能根據症狀判定疾病,但並不能完全正確無誤地找到疾病的起因。

機能失序到底是什麽原因?這不是單單身體的機能性疾病,身心靈任何一個部分出現問題都可能彼此牽連影響,而造成症狀不同、程度不等的憂鬱。

大家從媒體上不斷地被教育而認識的憂鬱症,到底是不是正確的認識,答案恐怕並非那麽肯定。至少我們身邊每個患過所謂憂鬱症的人,個個都不一樣。

媽的憂鬱症最近明顯好轉,原因只有我知道,就是文最近各方面較之從前令她放心許多,她自己也找到令自己自在的天地。太陽光照進那個陰暗的角落,她也願意從角落裏走出來曬曬太陽,就這樣。

我只能期待這樣的日子維持得長一點兒。
------------------------------------

2005/05/12

每當面臨選擇,總有一條勢在必行之路在向你招手。

即便只是打一個轉,你仍是得去轉一轉。

所謂無爲,有時就是順勢而為。
-----------------------------------

2005/05/08

愛自己
就是在自己的節日裏
記得為自己加油打氣
繼續為所愛的人歡喜付出
願天下媽媽母親節快樂!
天天都開心!
---------------------------------------

2005/05/06

世界是一朵玫瑰;聞其香而分享給朋友。

有時候,世界確如一朵玫瑰,然而我們卻因置身其中,久而不聞其香。

淡泊的人,才會發現身邊真正美好的事物。
----------------------------------------

2005/05/05

至道無難,唯嫌揀擇。但莫愛憎,洞然明白。
毫釐有差,天地懸隔。欲得現前,莫存順逆。
違順相爭,是為心病。不識玄旨,徒勞念靜。
圓同太虛,無欠無餘。良由取捨,所以不如。
莫逐有緣,勿住空忍。一種平懷,泯然自盡。

——摘自僧璨大師《信心銘》——
-------------------------------------------

2005/05/04

若鳥與書有異
寧捨書而就鳥

鳥從不懂得飛行原理
但牠們的羽翼一舉起
便畫出完美的弧線
------------------------------------------

2005/05/03

這個世上大抵是沒有醒著的人了,有的只是自以爲還清醒的人,和一大群沉睡不願醒的人。
-------------------------------------------

2005/04/30

月初在拙政中園發現一處清幽:玲瓏舘。舘名玲瓏,可見其小巧,在整座園林裏一點也不起眼。一方純白的木匾上端端寫著玉壺冰三個墨字,走近了便有一股子清涼直入心肺,轉頭讀了門廊上的一付對聯,不覺神往:

林蔭清和蘭言曲暢
流水今日修竹古時

有似曾相識之感,幽幽之意不可言説。
---------------------------------------------

2005/04/20

江南歸來,腦海裏還盡是櫻紅柳綠、亭臺樓閣。

水麗、悠閒、富庶、繁華,是我對江南的印象,無怪乎古代的皇帝老爺那麽喜歡下江南。

最美的是西湖,水光艷斂的美、山色空濛的美,都教我遇上了。

真希望有幸長住此間。

希望歸希望,卻也清楚自己不過是做做西湖夢罷了。到西湖去做個過客和去做個歸人,是全然的兩碼事兒。

余秋雨在文化苦旅裏提到魯迅曾勸阻郁達夫遷居杭州,説是西湖的湖光山色美則美矣,可也會消磨文人墨客的志氣。

然而造成文人隱士意氣消沉的哪裏是此地的湖光山色呢?真正奪志喪氣的怕是中國封建政治中用來鉗制文人思想的謫貶制度吧!弔詭的是西湖要不是拜了這貶官文化之賜,偶然迎來了白居易和蘇東坡這兩位中國文人異數中的異數,用他們對文化品味的高度感性和對社會責任的高度理性,在她美麗的湖心留下了兩道長長的防波堤壩,為自然的湖景增添了歷史的綺麗,今天的西湖過客大約也不會在遊罷西湖之後,還熏熏然地做著歸隱西湖畔的美夢吧。
-------------------------------------------------

2005/03/22

雲夢

雲箋八千里
悉捎一夢間
珠璣落河漢
水月映曉天
靈犀借相慰
執手但瞭然
折梅紅袖底
香迴別夢邊
-----------------------------------------

2005/03/18

擁有不是快樂,能享受擁有才是快樂。

而面對困境,能安之若素、處之泰然,更是快樂的極致。

有一位長者,一貧如洗,卻還自稱三樂老人,人問他何謂三樂?曰:知足常樂、助人爲樂、自得其樂。
------------------------------------------

2005/03/17

有什麽事會比被最好的朋友坑了更糟呢?有誰會不生氣呢?

答案是:有。

有一個人,一輩子連續被幾個最好的朋友坑了,共損失數十萬美金,畢生積蓄,盡付諸東流,而他還能繼續和他們做好朋友,毫無怨言。這情操簡直比子路的“願車馬衣裘與朋友共,弊之而無憾”還更上層樓。

這個人不是別人,他是我的丈夫。

孩子們已經在想法子自力救濟了,他們知道自己做少爺的時日不多了,這就是他說的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至於我的感覺,那已經不重要了。到底愛是妥協呢?還是妥協才是愛?這種時候,我還能愛自己已算仁慈。
-------------------------------------------

2005/03/15

當尋常歲月中穿衣吃飯的事繁瑣到足以埋葬那點剩餘的不切實際時,中年女人遲暮的心早已非言語所能形容,那就乾脆點,忘了年齡這囘事吧!

中年女人,別説是自然而然地有了欲說還休的心境,就算是還想說些什麽,也記不起早晨的心情了。

這真是上蒼的仁慈啊!青春,就教它輕輕走過,別讓我浮上心頭。
--------------------------------------------

2005/03/14

董橋在中年下午茶一文中寫道:
中年最是尷尬。天沒亮就睡不著的年齡。只會感慨不會感動的年齡。只有哀愁沒有憤怒的年齡…中年是雜念越想越長、文章越寫越短的年齡…中年是危險的年齡:不是腦子太忙精子太閒;就是精子太忙腦子太閒…

這是男人“未能免俗,聊復爾耳”的觀點。

女人呢?明天再説!
-------------------------------------------

2005/3/11

一直想“寫”一本書。e世代的人是用不着書寫的了,最多是把自己的簽名給寫好。而對於我們這一代小時候抄過課本、每週交過周記、大小楷書法作業的人而言,書寫,至少曾經是一種習慣。寫功課、寫信、寫筆記、寫日記,固然靠手寫;就連作家記者寫小說、寫新聞稿、寫文章、寫劇本,在尚未付梓之前,也多半得親自動手,儘管近年來也很吃力地跟上電腦網絡革命的浪潮,開始在鍵盤上爬起格子,對於書寫,還是很難忘情。如果哪一天我“寫”一本書,正是出於這種懷舊心情。

多年前我在台北的文具店裏,發現了一種日本製造類似毛筆的水筆,寫出來的字,綫條沒有硬筆字的僵硬,也不亞於毛筆字的流麗,書寫起來輕巧而不費力,大大地增加我寫字的情趣,於是開始用它來寫。

做為讀者或愛書人,也許在書的内容之外,還有其他的要求,比如印刷、紙張、版面、字體、甚至封面設計等等,這些多要依靠專業。作者的親筆之作,只是書的另外一種形式,就像古代的抄本,是手寫,也是心血。這種形式,我想,是稀少而有力量的。
--------------------------------------------

2005/03/10

日前台灣下了百年罕見的三月雪,一夜快雪飛白了海拔八百公尺以上的山頭。

冰釋雪融之後,就等待江流奔騰了。

快雪飛白何所寓
墨痕斷處是江流
--------------------------------------------

2005/2/27

一整個下午練唱,“Carmina Burana”,光是譜子就整了八十一頁之多,看來比彌賽亞難唱百倍。不過想到十月上海東方藝術中心的盛大公演,仍是非常興奮。“黃水謠”、“保衛黃河”、“怒吼吧黃河’,對於生長在臺灣的我們,似乎是非常遙遠的神話似的記憶了,就像那首“我的家在東北松花江上”。“遊子情思”非常動聽,“龍的傳人”就是我們的驕傲了。

歌詞裏好像有很多的意識形態,在音樂中,則只有音樂。旋律,是有力量的。
--------------------------------------------

2005/2/26

初春,在後院種了一株茶花和一株杜鵑花,都是白色的。

白杜鵑,淡淡的香氣,不湊近它是不聞其香的,這屬於早春三月的芬芳,使我想起北屯的小庭院裏,也曾種著三兩株,就在桂花樹的旁邊,那是我少女時代最鍾情的花朵,是一種純潔心靈的象徵。

那個小庭院裏所種植的花木,多數是開白色的花,茉莉、桂花、甚至幾盆草蘭,它們的餘馥縷縷,至今仍飄在我的記憶中。

我喜歡白色花的潔淨,如果花朵也有智慧,我以爲白色的花就是花中智者,不同流俗。

很高興有了Nancy做朋友,她的確是個green thumb,善於拈花惹草,在她的調教之下,我竟然也是會種花的人了。
---------------------------------------------

2005/2/25

鬱悶時,就要努力尋求一種釋放法。

忘形時,就要記得提醒一種收斂法。

現在鬱悶……

所以本周正式加入合唱團;

所以今天決定煙花三月江南遊。
-----------------------------------

2005/02/22

當紅顔漸漸老去
且幫助她拾回童心
因爲裏面儲存有
使明天快樂的資糧
--------------------------------------------

2005/02/18

人生旅途就是一條探索真理的道路,人人都是朝聖者。只不過有些進香客有較好的地圖。

如果真理在人身上,那麽道路就在人心中。如果真理在鳥身上,那麽道路就在牠的羽翼。

而真理是無所不在的,既然如此,還需要憑藉什麽?

松風若有永,草木自為春。
------------------------------------

2005/02/17

記憶裏搜尋不到你撒野的樣子,可能真的讓它們給馴服了。

多希望能喚醒真性,不要只是在監獄裏掀起暴動,要真正的自由。
--------------------------------------

2005/02/16

我們都在叩問生命的意義,但答案卻已經在我們的生活中記載成冊。

生命,不在於選擇了什麼,而在於認清了什麼。
生活,不在於期待著什麼,而在於實現著什麼。

只有行者才有足跡。
-----------------------------------------

2005/01/20

當口舌緊閉時,心靈之門便敞開。

當大家都沉默時,新的時代就要來臨。
-----------------------------------------

2005/01/16

嘗試在五十嵗時開啓一項全新的學習,不問收穫,只問耕耘。

學習新事物不論在任何的年齡都是值得鼓勵的,尤其是老了還有學習的動機,那就更需要加以肯定。如果要說創新,我想這應該更像是一種生命的創新。
------------------------------------------

2005/01/14

快樂如心土中的一粒種子,用思想的活水澆灌它,讓它長成快樂樹。

生活的目的並不是要尋求一個可以永遠安住的地方,而是一顆平靜的心和全新的視角。如果隨時都能心平氣和地轉換看待事物的角度,無入,而不自得。這樣你就能看見物中之理,穿衣吃飯是物理,草木蟲魚也是物理。這就是“擎懷見物理”。

雨後的泥土鬆軟,最適於拔除院子裏的雜草,輕輕一拉,連根拔起,不消一會兒,後院盎然的春意便在井然的秩序中。
------------------------------------------

2005/01/11

莫困在自己的心牢裏責怪命運,囚禁你的其實正是自己的心。
-----------------------------------------

2005/01/05

沉思冥想常常是觸及生命的吉光片羽。
-----------------------------------------

2005/01/02

每當面臨選擇,總有一條勢在必行之路在向你招手。

即便只是打一個轉,你仍是得去轉一轉。

所謂無爲,有時就是順勢而為。
-----------------------------------------

2005/01/01

滂沱大雨陪著孤獨的我,跨年。

那一瞬並不特別,都是唯一、來自無始、曾經當下、邁向永恒。

之所以被特別對待,是因爲記憶作祟。整部人類歷史都是記憶的拼圖。

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



乙酉(2005)夏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