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誰端走了端午節



去年十一月底韓國的江陵端午祭“申遺”成功。所謂“申遺”,就像“申奧”一樣,近年來變成了國際間熱門的“搶注”活動之一。這次“申遺”的内容,主要就是韓國要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申請將“江陵端午祭”這項韓國文化遺產列入“世界人類口頭和非物質遺產”項目中加以永久保護這件事。

雖然中國的崑曲和古琴藝術分別在2001年和2003年申遺成功,但是比之悠久龐大的歷史文化遺產,這只不過是九牛一毛而已,看著部分少數民族的詩歌、樂器、或戲劇紛紛被別的國家申請了去,心裏的感慨大概就像吃了一頓美式中餐般——不是滋味。

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規定,代表一個國家“申遺”的代表作必須具備唯一性、完整性和真實性三個特點。韓國在申請之初,許多人,特別是中國人都認爲,在亞洲許多國家都過的端午節是源自於中國的節日,這幾乎是不爭的事實,韓國端午祭的申請,既不符合唯一性,也欠缺完整性,所以不可能申請成功。沒想到最後竟然得到完全相反的結果。

這下子可真惹得中國人不高興了,心想“端午”這個在中國各地過了兩三千年的民俗節日,怎的就這麼被韓國人給大咧咧的“整碗端去”了呢?

但韓國的民俗專家們卻表示,“祭”和“節”是兩碼事,它們最大的不同點在於:前者著重活動,而後者只是一個紀念性的日子。事實上“江陵端午祭”正式成爲一個韓國重要節慶而擴大慶祝是遲至1967年的事,在此之前它只是江陵市市民每年舉辦的類似豐年祭的民俗活動。據韓國學者的考證,端午祭的内容如摔跤、盪秋千等民俗,可以追溯到一千多年前的朝鮮時代。韓國並未將端午節拿去申遺,也不否認端午這個許多國家都過的節日與中國密切相關,但是江陵端午祭體現的是韓國江陵地區的人過端午的文化和習俗,它的内容與其他國家的端午節完全不同,具有自己的特色,確實符合唯一、完整和真實三個標準。

這事在中國自然也引起各方雄辯:有人怨懟中國政府長久以來忽視對固有文化的尊重,才讓韓國人有機會捷足先登;有人爲此義憤填膺,從此把申遺看成一場每年一次的文化保衛戰,認爲無論如何要再向聯合國申請,把端午節給端回來;有人說中國人應該加緊著把各個民俗傳統節日打包,來個集體“申遺”,一網打盡;有人倡議該加強文化保護意識和教育,以免傳統文化漸被以西方為主流的價值觀念和生活方式所取代。也有人認爲這個原本只屬於中國人的節日能有機會傳揚到亞洲各國,甚至如今能在世界文化中佔有一席之地而感到欣慰。

其中最有趣的是中南民族大學的研究員楊萬娟的一篇論文——韓國文化與中國楚文化近源初探,其中對韓國文化的淵源進行了一回深入的考古,認爲它極有可能是中國古代的楚文化的一個支流。

最後北京官方的説法,大致與韓國一樣,認爲端午節和端午祭不是一回事,這才平息了一場中韓申遺之爭。

至於臺灣,因爲不是聯合國會員,似乎也喪失了立場和意願去為端午節說項,雖然有些尷尬,卻也落得輕鬆,至少不用選邊站,這件事好像已經和我們沒有關係了。再説在扁政府一向以來“去中國化”的思維中,端午節的各項傳統活動,即使有,也早已流於徒具形式的商業推銷或滲入政治味的選舉活動,大家也就見怪不怪,將就著吃吃粽子應應景算了。

隨著經濟起飛和席捲而來的全球化浪潮,對所有的地域傳統文化或說本土文化均造成不小的衝擊,各國或各地區政府紛紛開始戮力於對自身傳統文化財產進行保護,因此近年來各國在文化藝術上的競爭顯得非常激烈。

韓國在這方面特別展現了他們對保存發揚自己文化的強烈自信心與企圖心。看過韓劇的人,多半都會注意到劇中大量儒教文化的影子,大長今和商道裏所闡揚的正是忠、恕、仁、義、禮、智、信這些儒家文化的重要精神。即使是描述風花雪月的唯美愛情劇中,也不乏對社會家庭倫理和孝道思想的強調。所以強大的韓流裏所包含的中國文化底蘊,反而比臺灣霹靂火式的臺灣電視劇還更多,更深入。台灣人哈韓哈日如果光停留在對裴勇俊和Rain的偶像瘋狂式的崇拜,而不是從更高的視野去反思流行文化和全球化的潮流,是否已使我們的本土文化逐漸式微失傳,是否我們也能像韓國一樣,把自己優質的傳統民俗活動的來龍去脈透過傳媒和教育,深植到每一個人的心中,是否我們也能在清明、端午、中秋、重陽和春節這些能發揮固有文化精神的節日裏注入更多更新的元素,以更符合新時代和年輕一代的需要,這樣我們也才有屬於我們自己的、真正可以薪火相傳的本土文化。

文化活動和民俗是從各國的歷史變遷、地理環境和風土人情裏長期積累而成的,如果韓國的申遺活動,能夠引起我們對傳統節慶文化及教育功能的再思考,進一步對本土文化的緣起和起源善加珍視、維護並發揚光大,那麽“端午節”這個“世界人類口述和非物質遺產”的名號由哪個國家端著,又有什麽關係呢?




2006/05/31

**上圖是根據楚墓彩俑繪製的楚國男子髮式,下圖則是彩俑中的楚國女子髮式,看起來像不像韓劇裏韓國人的古裝造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