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河還是乳川?----只有星星知道

琉璃帳“聊天”真是越聊越精彩了,天文知識與人文趣味兼而有之,使我們能從更輕鬆的視角來觀照星空。另外還不忘替夏子的文章做廣告,夏子在此謝謝了。

關於珠璣落河漢這首詩,是來自夏子的一個夢。夢中的景象就如天文照片中的一團璀璨星雨,自九天銀河直落而下,琉璃之光中墜落的每一粒微塵都幻化成思念的人寄來的珠璣,浪漫玄妙絕不亞於莊周夢蝶。

為了投桃報李,我就繼續琉璃帳的銀河話題吧。其實在此之前我們已讀了他好幾篇有關銀河的文章了,像巨星新銀河、仙女撞銀河、銀河吞人馬等等,其中的銀河有的就是我們所說的Milky Way,有的則指的是其他的銀河系,而珠璣落河漢這篇所指的銀河,應該就是我們太陽系所在的銀河。

古時候的人們也愛唱歌,歌頌的曲目當時廣為流傳,就類似我們今天的流行歌曲。有許多歌頌日月星辰的雅樂則常用在節慶典禮上,尚書中曾記載舜將大位禪讓給禹,交接典禮上舜和俊義百工相和而唱《卿雲》歌,歌詞裏說“卿雲爛兮,[ ]縵縵兮,日月光華,旦復旦兮。明明上天,爛然星陳,日月光華,弘于一人……”。而爛兮縵兮的“卿雲”之河就是古人對銀河最早的認識與描述。

司馬遷在《史記 天官書》裏對此雲河也有“若煙非煙,若雲非雲,郁郁紛紛,蕭索輪囷,是謂慶雲”的描述,而“慶雲即卿雲,蓋和氣也”。司馬遷還猜測這一團和氣是由金屬之散氣聚集而成。不論從視覺、星體可能的礦物成份和演變過程來看,顯然這個猜測並不至於太離譜,銀河之所以有個銀字,道理上還是說得通的。

司馬遷後一千七百年,歐洲的伽利略用放大三十倍的自製望遠鏡望向銀河,他讓人類親眼體驗銀河裏的一團和氣的確是由數不清的星星所組成。司馬遷的推論與伽利略的探索隔著歷史的“銀河”遙遙呼應。

天頂上的事,或者說和宇宙星體有關事物的由來,或來自發現,或來自發明。科學的進步追趕著人類去掀開宇宙神秘的面紗,我們發現了越來越多的真相,這些真相在其被發現以前的存在或樣貌,則由年久月深流傳下來的傳說來描摹。

一般人認為科學的發現或發明是以打破傳說的迷霧作為代價的,譬如阿姆斯壯登陸月球,打破了中國人對嫦娥奔月的幻想。但即使是看來再不科學的傳說,也有它相當玄奧難解的神秘。傳說,與其說是由長年累月的口耳相傳所形成,不如說它也算一種發明,是配天之靈的人類在悠遠時空中的集體創作,雖然看來不無迷信的成分,然而它是人類的想象力和創造力所賦予已存在事物新的價值與生命,並和歷史文明的發展層層相因。天文的發現和科學的發明往往就誘發於這種似假非真的傳説。

就以銀河為例,在中國,銀河傳說是王母娘娘為了懲罰耽溺愛情的牛郎織女,用銀簪在天上劃下的一條河,好讓他們各自回到男耕女織的生活本分。而希臘神話的銀河,則是糾纏在愛欲和嫉妒之中的希拉,以雙峰噴成的乳川。

姑且不論好惡,你大概可以看出來此間不同的文化思維了。中國傳説極富有倫理和人文的色彩,希臘神話則側重原始人性的心理反射。而這種迥異的傳説背後,或許已經為東西方文明的發展方向,埋下了因由。

巧合的是銀河的傳說不論在東方還是西方都和天上的第一女神有關。不曉得這其中又隱含著什麼樣的玄機哩!

夏子每讀一篇“天文”,就會有連天的聯想。想想看,當我們仰望夜空時,每一顆星星就沾上我們的文化意識和思想感情,而渺小的我們也隨星星一起同在浩瀚宇宙中依自然的規律運行,多麼微妙的剎那就接通到永恆的時空中。西方人講星座與人的性格有關,中國人用紫微斗數算命,這大抵是極科學的事,但可得要再多出幾個像Stephen W. Hawking般的天才才有可能幫我們解惑。



****回應琉璃帳的“珠璣落河漢”。


2005/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