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猿聲

陳雲林的台灣行“有驚有險”,但總算劃下句點。

對台灣來說,此次江陳會,根據官方說法:預定只談經濟議題。而要簽署的四項協議其實早就準備就緒,就等雙方行禮如儀地簽字生效。果然這一切在會談的頭一天就已順利完成。

但兩岸交流阻隔六十年之後,對岸頭一次有重要人士抵台,朝野若不借此做點文章,吸引一下各方媒體的關注,並用以制衡已略顯懸殊的兩岸政治實力,難保不久之後有關台灣的一切事務,在國際舞臺上將漸漸銷聲匿跡。

於是乎正事兒辦完,台北這廂接下來就是接風、洗塵、踐行、道別,國民黨的大老們想在“中山”北路的斛光交錯和飲酒賦詩之中,讓兩岸曖昧的政治款曲也附庸一番風雅。可如果沒有反對黨在台北街頭的脫序演出,讓這“兩岸猿聲”在全球金融海嘯中也跟著啼上一啼,只怕這齣高唱和平的文明大戲,會因爲少了武打劇情而顯得平淡無奇,這不但會讓口味重鹹的台灣人大呼乏味,更會教對岸的朋友笑話。

那些唯恐天下不亂的人早就說了,台灣對“祖國大陸”如果一昧地投懷送抱,豈不讓咱共產黨主戰派的英雄們毫無用武之地?更有不少人向來對一蹴而成的和平嗤之以鼻,認爲如此高規格彩排的“和平”,未免也“統一“得也太沒創意了吧,這根本就是勝之不武,哪裏是咱泱泱大國的作派?

其實兩岸是統是獨,關鍵就藏在這“中山”二字了,要中山,大家都是毛蔣兄弟的遺緒嘛,有啥不好説的?不要中山,那就得流血付出代價,這是歷史明訓。過去小蔣時代,“三民主義統一中國”曾高唱入雲,但喊了半天也只是停留在三民主義“想”統一中國的階段,像個遲遲沒有行動的稱雄者,那樣的時空背景下,高喊統一不過是“意淫”;而台獨,那就更曖昧,只能做不能說,悶著來,別提有多沒勁兒了!

時代到底還是在不斷進步的,像這次民進黨這樣小題大做地把陳雲林當成了中共國家主席般地“熱烈招待”了一番,並且罕見地當著兩千三百萬人的面前,頭一次打著國旗反紅旗,這種提升“兩面國旗”在國際傳媒上的能見度的態度,讓世人進一步認識青天白日有別於五星紅旗,這是值得國民黨嘉許、共產黨開眼的民主和進步。要我是陳雲林,肯定那會兒再不耐也得裝得老神在在,就當來台灣親歷一遭“風雨蕭蕭旅館秋,歸來窗下和衣倒”的窘況,借此體會一下台灣島内三四百年前橫渡黑水溝而來的閩南客家族群和四九年後那批過江衣帶,六十年來彼此内心的糾葛和隱憂。

好在踫到像馬英九這樣的“台灣當局領導人”,他總是在人們急得不行的時候,謹小慎微地進行著一些號稱能符合兩岸最大公約數的舉動,像是在測試水溫,順便也對島内的反對人士表示一下軟中帶硬的態度。馬陳會趕在民進黨包圍台北賓館前倉皇進行,至少避免了一場可能讓賓主不歡而散的局面。從雙方互贈的禮物——安馬之勞(馬背中央畫了馬鞍象徵馬被中央招安),和一件鶯歌製的瓷器(One China but made in Taiwan)中,多少也嗅出在一中各表的前提背後,雙方態度正在暗中較勁。

至於台北街頭棍棒汽油彈齊飛的那場混亂,只要民進黨主席說不是他們製造的,那就肯定是統派媒體亂報,不然就是國民黨的警察胡亂打人,再不就是阿共的陰謀啦!反正也只有說這些話的那群人深信不疑。

這就是政治文章,不管你是哪個國家哪個黨哪個派,民主不民主,進步不進步,總得要有個態度,這態度二字很重要,就跟統獨一樣,一定要與時俱進地表示出來。那些個身懷絕技的,就悠著點兒,來個談笑間用兵,且戰且走;至於那些小丑型政客,他們從來就對打鬧滋事毫不含糊,面對兩岸如此難得的吉時良辰,不嗆他個天下大亂,怎好混水摸魚?

想到一首詩:朝辭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日還,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你能想像不久的將來,直航的輕舟就能飛越那灣淺淺的海峽,北京、上海、南京、甚至武漢、成都,和台北都不再遙遠,都可以濃縮到一日往還生活圈的距離,那時候的兩岸還有沒有猿聲啼個不休?我和你打個賭,猿有猿的態度,猿聲絕對還是啼不住,但是否還壓得住兩岸各地機場飛機起降的隆隆之聲,就看你我對一個中國的態度了。



2008/11/08 07:29:17